伊朗每年外汇可达上千亿,为何国民依然贫穷?背后原因令人深思
引言
伊朗是石油储藏量居全球第四的中东石油大国,其每年石油天然气和矿石三项加起来,外汇创收可达上千亿美元,可以说是非常赚钱。但实际上,伊朗的普通平民非常贫穷,失业率超过了25%。《三国志》中有言:“而听诸将徇名,穷兵黩武,动费万计,士卒雕瘁,寇不为衰,见我已大病矣。”——穷兵黩武,这就是伊朗现状的罪魁祸首之一。
伊朗的周边国家如沙特、卡塔尔等国,人均收入很高,社会福利完善,平民百姓的生活与伊朗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,伊朗为何会潦倒至此呢?
▲伊朗首都德黑兰
01
伊朗的贫穷并不是自古如此。在由霍梅尼发动的伊斯兰革命之前,伊朗不但不贫穷,而且国库丰盈,而且军事力量也颇为强大,人民生活比现在优越多了。1963年的白色革命过后,伊朗接下来的十年高速发展,GDP的年增速达到10%,人均产值在1962年是200美元,而到了1978年就升高至2000美元。
当时的美国支持伊朗,手里不缺钱花的伊朗帝国因此购得大量武器来装备军队。彼时伊朗的军事实力在中东首屈一指,成为了继美苏英法后的世界第五大军事强国。而在政治上当时的伊朗也废除了愚昧的宗教思想,执政者思想西化,推崇自由开放。在婚姻制度上,实行一夫一妻制,那时候的女性地位比现在高多了,不仅不需要头戴黑纱穿黑罩袍,还大力发展女性权利,让她们可以上学、工作以及参加选举。
展开全文
▲白色革命后的伊朗女性
其实当时的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地域差别上,大城市的普通民众大多都能衣食无忧,人们生活更加便利优越,经常可以前往世界各地游玩。当年伊朗国库中的外汇储备高达4000亿美元,还拥有几百亿美元的债权。
然而,由于各种改革冒犯了保守宗教阶层的利益,霍梅尼于1979带领伊朗境内的伊斯兰信徒年发动伊朗革命,推翻了伊朗的最后一位皇帝巴列维,将伊朗变成了政教合一的国家。霍梅尼成为伊朗的最高领袖,他掌权后立即和美国断交,并鼓动伊拉克的什叶派圣城纳杰夫的教徒起义,要推翻萨达姆的统治,两伊战争就此爆发。
▲原美国大使馆外墙的霍梅尼画像
02
这场战争持续八年。这八年伊朗每年军费支出消耗500亿美元以上,等到战争结束,伊朗之前所拥有的财富已经荡然无存,还背上了几百亿美元的外债。霍梅尼急于发动整个穆斯林世界的伊斯兰革命,他希望可以通过伊斯兰革命统治整个中东,然后击败西方。为达到这一目的,也门胡塞武装、伊拉克、黎巴嫩真主党等什叶派得到了霍梅尼大量的支持,而这也花费巨大。
叙利亚内战中,伊朗出兵十万以及数百亿美元,对什叶派的阿萨德政权加以援助。对于伊朗国外的军事力量投入的军事援助,所花费的金钱大约是伊朗国防开支的一半。而伊朗本身武装力量总兵力就接近60万人,再加上一千万人左右的预备役,更是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保证这些武装力量的装备以及建设。
▲伊朗军队
03
伊朗目前是个政教合一国家,国家的最高掌控权在宗教阶层。教士阶层对统治的垄断,导致他们可以利用权力之便随便占用和分割国家财富,一旦掌握了政治上的特权,垄断和贪腐现象便层出不穷。美国制裁报告曾经显示,在美国的伊朗高官子女中没有绿卡的只有5000人,而他们存放在美国银行的资产高达2500亿美元。
霍梅尼对待美国的态度,也就是美国对待伊朗的态度。所以伊朗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度,长期遭到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制裁和封锁。很多中东地区的国家都靠石油换回美元,然后再用这些钱在海外投资,必须挣钱。这其中表现优异的就是沙特,据统计,沙特在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高科技公司中,投资高达2万亿美元。这项措施保证了沙特一旦遭遇石油经济疲软,依旧可以依靠这些海外投资。
▲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
最近几年,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伊朗采取了更为严厉的制裁措施,他加大了对伊朗的石油禁运。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如今是每天不足30万桶,而在此之前这个数字本该是250万桶。沙特最近的石油价格战对于伊朗来说是雪上加霜,每天不到1000万美金的收入,对于要维持军事扩张和社会运转的伊朗来说,确实太少了点。
结语
结合以上几点来看,伊朗人民如今如此贫困的内部原因,就是军事扩张以及宗教垄断,而外部因素则是长期经济制裁沉重打击了伊朗经济。现阶段用于民生支出的费用已经所剩无几。所以现在伊朗底层民众生活艰难,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。而这种情况,只会令伊朗的将来更加举步维艰。
参考资料:
《三国志》
《制裁伊朗,美国新战略的第一步》
评论